考生该如何投入申请自主招生的大潮中
来源:
|
作者:鱼跃教育咨询
|
发布时间: 2014-12-30
|
552 次浏览
|
分享到:
教育部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求从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且不得采用联考方式。这意味着,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北约”、“华约”、“卓越联盟”将解体。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所名校的招办负责人齐聚杭州,就明年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后自主招生的改革问题,与浙江省63所重点高中的校长进行探讨,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透露,联盟解散已成定局。
教育部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求从2015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且不得采用联考方式。这意味着,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北约”、“华约”、“卓越联盟”将解体。就在不久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四所名校的招办负责人齐聚杭州,就明年取消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后自主招生的改革问题,与浙江省63所重点高中的校长进行探讨,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透露,联盟解散已成定局。2003年高校开始试点自主招生,2010开始年陆续形成了“华约”、“北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再到2015年联盟取消,自主招生高校分分合合。联盟考试取消将对于考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考生又该如何投入申请自主招生的大潮中?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是否意味2015年三大联盟考试将彻底推出历史舞台?
对,至少是不能公开地出来活动了。之所以说他们不能公开活动,是因为教育部明确要求的。但是私底下他们是不是还活动呢?相关人员认为这个督促起来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因为他们在招生上可能还有共性的东西,比如说相同的专业方向,对学生相同的要求,实际上这些人已经联盟很长时间了,他们都已经相互很熟悉了,招生机构也已经相互熟悉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不能真正退出来,说这个话还为时过早,至少他不能在高考之前进行这些公开的活动。
自主招生联盟取消后,参与自招的考生负担是减轻了还是加大了?
负担跟联盟存在不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不太大。因为总的来说,都是这么多学生去考试,都是这么多学校在录取,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取消联盟以后,原来在高考之前的这样一种紧张,可能就转到高考之后了,高考之后,各个学校它要招自己想招的学生,学生想进他想进的学校,这个过程可能会使学生比较紧张的一段时间。只要高考或者高校招生之间的比例关系存在,比例关系没有改变的时候,这个压力事实上就不能减轻。
竞争更加激烈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在过去有自主联盟的时候,可能各个学校选学生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很多学生都想进自主招生的联盟范围内,现在在高考之后,实际上就把一部分在某一个分数段的学生,基本上就框定了,这样一来能够到某一个学校自主招生视野范围内的学生,总数应该是减少了。
如何选择参与哪所学校的自主招生?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自己跟这个学校的某一个专业方向,这得是一个排名相对比较靠前的,又跟自己的兴趣爱好匹配的,找到这样的组合,不一定要到很有名的学校。我可以讲一个历史的数据,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考上大学的有很多人拿到了两院院士了,而这个两院院士里面,本科阶段在北大清华上了的不到10%,大约是5%左右,而百分之九十几的都是在其他的院校,而其他的院校它在某一个专业是比较长项的,某一个专业是比较靠前的,所以你找到这样的相应的某一个专业的学校,实际上他未来成功的可能要远远大于你一定要奔着想上清华想上北大,所以我觉得建议大家要把这个视野铺开,不要一想着自主招生,我就一定上一个名校。
一个学生可能会选几个学校,但是肯定不能选多,选多了实际上自己也很累,最多不超过三所。要逐渐缩小你选择的范围,有可能你一开始选的觉得我这个好像也可以,那个好像也可以,但是你经过一个认真的思考以后,认真地筛选以后,你发现自己可能这个也不合适,那个也不合适,最终能够合适的就是那几个。这三所自主招生的学校是要有梯度的。
自主招生的考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积累和准备。
从一个考试评价的角度来说,如果这个考试评价,学生不是要经过任何一个准备,这是最准确的一种,但是现实当中确实有大量的学生,是经过反复的培训、反复的训练的。准备自主招生考试,比如面试环节,首先还是要有自信,这是很关键的,如果他不自信的话,面试准备得再好可能都不行,然后真正要准备的实际上可能是自己日常的积累。这个积累是自己的素养方面。只要你以前有这个积累,你说的是真话,说的是实际的状况,你说的话是符合你内在逻辑的,不是假造的,编的,伪装的,这个面试就容易突破。实际上面试的时候,一般的面试官他对你以前的资料可能都会有一些了解,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坦然。如果你真实的积累到了那个程度,你坦然地表达就行了。(摘自:教育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