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鱼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13105419271
全国高考咨询机构服务平台
高考大讲堂​​

虹野:高校要提高自主招生的能力

来源: | 作者:鱼跃教育咨询 | 发布时间 :2015-06-17 | 24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的面试测试。参加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面试的考生有800多人,面试中考生不能透露个人信息。面试题目五花八门,有家长质疑“考实验”、“逛博物馆”面试环节对农村考生不公。
虹野:高校要提高自主招生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的面试测试。参加自主招生和圆梦计划面试的考生有800多人,面试中考生不能透露个人信息。面试题目五花八门,有家长质疑“考实验”、“逛博物馆”面试环节对农村考生不公。


家长有这种质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高考就是位国家选拔人才,而985、211院校则是更受到国家重视的人才,获得的教育资源将会更多,而自主招生则是高考权力的下放,所以高考也罢自主招生也好,公众对其考试内容是否对孩子公平更加的关注。


但是有一点却不要忘记了,我们的高考并非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而是为各个高校在选拔“人材”。高中生顶多也就是具有人才潜力的“人材”而已,至于这些个“人材”哪个高校能够培养出来还真的不好说,这需要看高校的特色专业和教授、老师们的培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能否有效的辨识出哪些高中生是自己学校能够培养好的。


自从统一高考以来,高校似乎忘记了招生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包括现在拥有自主招生权力的所谓的重点高校,都仅仅把自主招生当做教育部权力的下放,而没有意识到自主招生本来就是高校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招生本来就需要“自主”,现在的问题是高校有没有能力自主招生?有没有意识到自主招生是高校自己的责任?


遗憾的是,通过近期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方案来看,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自主招生的“自主性”有多么重要,高校依然依赖于其他机构的认定作为“招生依据”,诸如“同等条件下,中学推荐优先、同等条件下,发表论文优先”、“同等条件下,数学、物理等学科获得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者优先”……这意味着高校拱手把自主招生的“自主权利”让给了其他机构,而彰显其“无自主招生的能力”。而社会公众对自主招生题目的各种吐槽,表面上是对其公平性表示怀疑,事实上却是在质疑“高校是否有自主招生的能力”。


令人遗憾的是,自主招生从2003年至今有十几年了,高校依然没有办法做到独立自主的招生。高校缺乏自主招生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自主招生依然是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其对高校各个院系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不熟悉,仅仅是把高校自主招生当做招生权力的转移,并没有认识到自主招生的目的是为了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培养方式。所以自主招生时至今日,在行政权力主导下的高校自主招生,很自然的选择了最简便的招生方式,又走上了“北约”、“华约”、“理约”等类似高考的“招生联盟”,或者依赖外部单位和机构的认定作为录取依据。


高校行政化使得高校教师无法深入参与自主招生,同时也使得高校没有能力招收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课程特色的学生,所以高校需要提高自主招生的能力,只有高校有能力自主招生了,高考这种备受社会诟病的招生方式才会逐步淡出招生,才会使得高校能够“自主”招收到适合自己课程的学生,同时也使得学生能够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只有使得学校培养能力和学生特点充分结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教育才会真正的公平,而不是一个分数线划分所有人那种形式上的“公平”。这需要高校招生组织真正熟悉课程的教师根据学生基础教育阶段整个发展的历程对其进行从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知识基础等方面综合评价,然后招收到合适的“人材”进行培养。


当然,高校自主招生能力的提高会和高校去行政化进程密切相关,只有学术权力和教学权力回归常轨了,教师们才会有机会在自主招生中选择自己心仪的“人材”进行培养。
当前位置:
山东高考咨询
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资讯
签写预约
鱼跃教育
讲座预约
测评管理
学业测评
问题解答
全国客服热线:13105419271
邮箱:admin@gkzxw.com.cn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山大路126号山大科创            城B座六层602-605室

联系我们